Paul Graham:为什么在经济危机中创业?

作者:阮一峰

经济危机来了,人人都在问:"该怎么办?"

上个月,Paul Graham 写了一篇文章,明确地说:

“对于那些已经掌握技术的人来说,行动的时间永远是现在。”

我看了以后,很受鼓舞。我觉得不管外界怎样变化,人生总是要努力向前走。如果你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,实在没有理由在风雨中停下来。

至于经济危机,Thomas Friedman 在一次讲座里,说过一句精彩的话:

“千万不要浪费危机。”

是的,既然危机来了,就不要浪费它。旧事物衰败的时候,就是新事物崛起的良机。对于那些注定要发生的变革,危机正是最好的机会。

“微软公司和苹果公司就是在70年代中期成立的。”

这个事实表明,对于创业者来说,经济衰退也许并不是那么糟。当然,我不是说,经济衰退有利于创业。真相说出来,可能会让人失望:宏观经济的变化,对创业能否成功影响不大。

创业公司能否成功,取决于创业者的素质。宏观经济肯定有一些影响,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创业者。

这就是说,真正重要的是你这个人,而不是你何时动手。如果你本人的素质过硬,在经济危机中你也能成功。如果你本人的素质不行,即使经济一片繁荣,也救不了你。有些人的想法是"经济状况这么糟,我最好避免在这个时候创业"。这种想法的误导性,不亚于在经济泡沫时期某些人的想法,"我只要赶上这个时候创业,就能发财"。

所以,如果你想增加成功的机会,你不应该去想经济状况的好坏,而应该花大量时候考虑,你能找到谁跟你一起创业。如果你担心你的公司会因为某种原因倒闭,请不要去看电视新闻,你只要照照镜子就够了。

但是,对于任何创业团队来说,等到经济状况好转时再动手,难道不是一个合理的建议吗?如果你开的是一家餐馆,那么有可能是这样的。但是如果在技术领域,答案就不是这样。技术进步同股票市场的关系不大。如果你有好的想法,早动手比晚动手的回报更大。微软公司的第一个产品,是供Altair计算机使用的Basic语言解释器。这正是市场在1975年需要的产品。假如比尔盖茨和艾伦(注释:微软的另一个创立者)决定等几年再动手,那就会太迟了。

当然,你现在的想法不等于你将来的想法。但是如果你很确定,现在就想做一件事,那么就不要等。

我不是说,你可以完全不管宏观经济。衰退会使得你的投资者和你的顾客,都感到手头拮据。但是,顾客感到手头拮据,其实不是问题,反而你可以从中获利,因为顾客需要更便宜的商品。一般来说,创业公司的产品,总是比原有产品更便宜。所以从这个角度看,在经济危机中,小的创业公司比大公司更容易成功。

你的公司运营成本越低,死亡的可能性就越小。幸运的是,创立一家公司其实花费不多,而且经济危机会使得,公司的运行成本变得更低。

就算发生真正的经济寒冬,做一只开着小公司的蟑螂,可能也比为别人打工更安全。你的客户可能因为付不出钱,而放弃你,但是你不会一下子失去全部的客户。但是如果你为别人打工,就可能被"一次性裁员"。

要是你辞职创业,结果创业失败,你找不到工作,那可怎么办?如果你是销售或者市场人员,这可能是一个问题。在经济危机时,找到一份新的销售工作,会花掉几个月。但是,技术人员的流动性看上去更高一些。好的工程师总是能找到工作的。你也许对新工作感到不满意,但是至少你不会饿死。

经济危机还有另外一个优点,那就是竞争变小了。技术革新的列车,总是定时从车站发出。如果有人蜷缩在墙角,不肯上车,那么整节车厢可能只有你一人搭乘。

所以,经济衰退可能正是创业的大好时机。缺少竞争是有利因素,犹豫的投资者是不利因素,很难说哪个因素份量更重一点。但是说实话,它们都不重要。重要的是人。对于那些已经掌握技术的人来说,行动的时间永远是现在。

您的评论

Build by Loppo 0.5.1